系部介绍:
文化艺术学院,原名艺术与文化旅游系,成立于2012年9月,2024年12月更名。现设有工艺美术品设计、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学前教育、民族传统技艺5个专业,在校生1052人。其中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已被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确定为“100所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民族技艺传承创新中心被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认定为“民族特色工艺品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文化艺术学院专兼职教师共有53名,其中在编教师32名。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22人,占比70%;副教授及以上职称9名,占比30%。非遗传承人及工艺美术大师8人。文化艺术学院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族技艺传承中心拥有3000多米2的实训空间,教学设备1500余件套,总投资近600万元。
文化艺术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首要任务,致力于培养“德艺双馨”的技术技能人才。文化艺术学院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通过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和学科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前沿知识和技能。同时,还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和社会服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科研、竞赛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文化艺术学院在重庆市、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上屡创佳绩: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首届婴幼儿照护职业技能赛项区域选拔赛”、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艺术专业技能赛项、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等赛事上均取得优异成绩。多年来,为渝东南乃至全国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专业概况:
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代码:550112)
本专业有经验丰富、创新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由工艺美术大师+高级技工+专职教师+外聘专家组成,其中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客座教授3人、其中专职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占75%,副教授6人,教师来自于四川美术学院、西南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着名的高等美术专业院校。学生多次获得市级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多次市级竞赛一、二、叁等奖。
本专业有完备的实训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与国内多家知名工艺品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现已建成与人才培养方案配套的大约500平方米的实训室,其中民族特色工艺品公共技术服务中心设施在同类院校中居领先地位。专业开办自以来,成果丰富,为工艺美术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本专业被国家民委、教育部、文化部授予全国首批一百所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点。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熟悉工艺品设计流程和制作技艺,掌握工艺美术品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设计思维、设计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的工艺美术人才。
主干课程:工艺美术简史、设计造型基础、新媒体艺术、装饰图案设计、综合材料表现与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民间艺术采风、工艺品包装设计、叁维造型设计、产物设计手绘、毕业设计。
就业岗位:设计工作室、工艺品公司、新媒体文化传播公司、游戏公司、文创产物设计公司及其他相关艺术设计企事业单位、美术教师。
音乐表演(教育方向)(专业代码:550201)
本专业通过叁年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音乐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能够胜任音乐教育及音乐培训机构的技能技术人才。本专业拥有优质的教学团队,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86%,副教授2名,学生多次获省级及以上专业性比赛荣誉。
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艺术表演、群众文体活动、其他文化艺术业以及音乐教育、文化艺术培训的音乐指挥;歌唱演员;民族乐器演奏员;外国乐器演奏员;演出监督;公共艺术专业人员;群众文化指导员。
主干课程:声乐、钢琴、民族乐器、舞台实践、合唱与指挥、民族歌舞表演、乐理、视唱练耳、民族民间音乐等。
就业岗位:音乐指挥;歌唱演员;民族乐器演奏员;外国乐器演奏员;演出监督;公共艺术专业人员;群众文化指导员等。
舞蹈表演(教育方向)(专业代码:550202)
本专业组建5名专职教师+2名行业导师构成的双师型队伍,融合高校教学经验与一线舞台实践,推行"教学+行业双导师制"。
本专业配置3间专业化舞蹈实训教室,配备全景镜墙、智能音控系统及安全地胶,学生多次获得国家级、市级职业技能大赛一、二、叁等奖,联动多家公司实习基地,实现"教室排练→舞台展演→社会就业"无缝衔接,办学效果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艺双修、兼具家国情怀与专业素养的复合型舞蹈人才。通过系统学习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编创等核心课程,强化“表演+教学”双核能力,掌握舞台呈现、艺术教育、剧目编排等专业技能。依托“课堂—舞台—社会”叁级培养体系,融入数字化舞蹈与社区美育实践,塑造能胜任专业院团演员、舞蹈教师、文化传播等岗位的行业新锐,助力传承中华美育精神,推动舞蹈艺术创新发展。
主干课程:中国古典舞基训、中国民族民间舞、剧目表演、中国舞编导、现代舞等。
就业岗位:舞蹈演员、舞蹈教师、群众文化指导、文化艺术培训、舞蹈编导等。
学前教育专业(专业代码:570102碍)
学前教育专业通过叁年的学习,要求学生践行师德,掌握幼儿卫生保健、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保育、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幼儿游戏活动支持与引导、幼儿园环境创设、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的核心能力,能够胜任幼儿园教师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拥有高质量的教学团队,均为研究生学历,有学术领域和行业领域的专家指导团队,有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6个,为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和实习就业提供了保障。学生多次在市级、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办学效果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具有优良的师德规范、高尚的教育情怀、扎实的保教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具有沟通协作能力,身心健康,能胜任学前教育机构保教工作的应用型幼儿园教师。
主干课程:学前卫生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师艺术技能、幼儿游戏与指导、幼儿园课程概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利用、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幼儿园班级管理。
就业岗位:(1)目标岗位:幼儿园教师。(2)发展岗位:幼儿园管理者、学前儿童发展评估与指导人员、学前儿童产物开发顾问。(3)拓展岗位:学前儿童培训机构教师、早教指导师、育婴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儿童营养师等。
民族传统技艺专业(专业代码550304)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厚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习俗、民族传统技艺和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等知识具备民族传统技艺制作、设计造型和计算机辅助应用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民族传统特色产业或文创公司(部门)、民族地区文博机构的设计、制作、技术服务,传承、创新民族传统技艺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传统图案与应用、产物快速表达手绘、数字影音编辑与合成等。
就业方向:从事于文学艺术专业人员、技术辅助服务人员、工艺美术专业人员、工艺美术品设计师、家用纺织品设计师、陶瓷产物设计师、漆艺师、雕塑家等岗位。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新浪微博二维码